当前位置: 首页 > 财讯
申遗成功20周年,翻开明孝陵的“青春修炼手册”|今日精选
来源:南报网     时间:2023-07-03 13:13:34

孝陵气势压江东

万顷松涛动远空


(资料图片)

南京历史遗迹众多

旅游资源丰富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但迄今为止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只有一处

就是明孝陵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

今年7月3日

也是明孝陵申遗成功20周年的日子

一起翻开

南京不断擦亮这块文化“瑰宝”的

“青春修炼手册”

明孝陵,凭什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明孝陵为什么可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不是有些年代的文物古迹,都可以入选世界遗产呢?答案是否定的。

明孝陵的陵寝制度承前启后,独创新规,在中国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它和明、清两代的多位皇帝以及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关,包融着深刻的东方文化内涵,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始建于公元1381年,位于钟灵毓秀的钟山“怀抱”之中,周围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浑然天成。尽管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象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明孝陵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副处长王广勇表示,明孝陵陵寝制度承前启后、独创新规,为其后500多年的明清两代帝陵所沿用,在中国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梁思成曾评价道:“明代陵寝之制,自太祖营孝陵于南京,迥异古制,遂开明清两代帝陵之型范。”早在1961年,明孝陵就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有的建筑体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让明孝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全城总动员,拿下世界承认的“名片”

除了自身“实力过硬”,申遗的成功,离不开当时南京全城上下的“众志成城”。当时,从市领导到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社会各界人士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2002年,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关键期。市政协派出考察小组专程赴洛阳学习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为“申遗”当好参谋。南京地区多名知名的文史、古建筑专家学者为“申遗”悉心指导。担心外国专家可能不清楚中国帝陵发展史,“智囊团”划出“重点”,强调要详实介绍中国陵墓的发展史和明孝陵的重要地位。

当时,南京组织了“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竞赛”,市民积极参与并写来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高校学生和南京“老年健身游”团队成员组成志愿者,参加在中山陵广场开展的“支持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示南京古都文化特色”的万人签名活动,受到近2万市民游客的热烈响应。

2003年7月4日零时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南京明孝陵以全票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它填补了中国“四大古都”惟独南京没有世界遗产的空白,同时入选的还有北京明十三陵,它与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到《世界遗产名录》中。

“7月3日当天,从早到晚,家里的电话几乎没断过。”明孝陵申遗的重要参与者、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仍然记忆犹新。“零点前后,实在太累了,我刚想躺下,忽然听到外面传来鞭炮声,我的第一反应是——南京赢了!

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守护之旅仍在续写

走进巍峨的大金门,看古朴的四方城默然矗立,苍翠的参天大树映衬着红墙黄瓦,神道两侧的石兽忠诚地守护着孝陵,矫健的梅花鹿在林间穿梭,重现明朝“深林见鹿踪”景致。眼下,明孝陵绿荫浓蔽、空灵幽远,众多市民游客来此怀古思幽、避暑纳凉。

为了护好这块“瑰宝”,20年来,按照世界遗产保护标准,中山陵园管理局针对不同文物建筑的病害特点,本着依法依规、修旧如故的原则,先后重点完成了棂星门、明楼加顶、神功圣德碑亭加顶、下马坊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并编制修订《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使得明孝陵各部主体建筑得到新一轮科学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基本恢复了建陵之初的建筑规制与空间序列,其作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整体形制以及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如今的明孝陵

一年四季皆有“景”

春天的梅花山云蒸霞蔚

有“天下第一梅山”美誉

夏天的燕雀湖美若油画

是火遍全网的南京版“莫奈花园”

深秋的石象路五彩斑斓

被网友们称为南京秋天“最美600米”

冬天蜡梅映红墙

白雪皑皑,宛若童话世界

原创视频

下载视频

近年来,景区通过文旅融合,打造网红景观,开发多样游线,把文化展演、科普、文创、研学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每逢寒暑假、节假日,成群结队的亲子家庭来到景区,在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中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瑰丽光芒。

回望历史,触摸古城印迹,体味风云激荡。在明孝陵,抬手触摸到这座陵墓的石墙,在一种浸润的微凉中,人们能体悟到南京这座城市的厚重。散文《在明孝陵撞见南京的灵魂》中,作家苏童就曾打趣地写道:“世纪末急剧推进的全球化浪潮使每个地方的日常生活趋于雷同,但有时候一只鸭子也能提醒你,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缅怀和梦想。”年轻的心在这里,总能被这城市不变的赤诚所深深感动。

流光溢彩,绿意盎然

这个夏天,来一趟明孝陵吧

吹一吹梧桐大道的晚风

探一探六百年前大明风华的踪迹

这座世界文化遗产

正焕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标签:

相关阅读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