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端午节祝福语到底是说“安康”还是“快乐”?一年一度的老话题,今日又冲上热搜。著名作家马伯庸发微博称,遇到有人发信息祝他“端午安康”,自己一律回复“端午快乐”,还因此被人“纠正”过。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并称:“端午节怎么就不能快乐了?”
“端午安康”的说法,实际上源于数年前的一条网络谣言。据大河报报道,2015年端午节前,不少人的朋友圈和聊天群热传一条信息,称端午节是“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是个悲壮的日子,只能互送‘安康’!”。报道还称,“随后的几年,国人甚至媒体都对端午节快乐噤若寒蝉,取代之安康”。
端午节真的只能“安康”,不能“快乐”吗?21日,北京日报刊载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的一篇采访报道,他表示端午节既有纳吉的意味,也保持着辟邪的主题。农历五月正处于春夏之交,也是流行病暴发的时候,因此人们会通过喝雄黄酒、挂艾草、烧菖蒲等措施预防和消除不好的东西,所以“安康”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只拘泥于这一方面,因为人们会选择在端午节与家人团圆、出行旅游、放松娱乐,这些都是快乐的节日活动,所以祝福节日快乐也是可以的。
那些强行“纠偏”,要求端午节只能祝福“安康”的,也引发了网友们的不满情绪。有陕西网友开玩笑称,“我一个老秦人,端午节怎么就不能快乐了”。实际上,那些要求别人只能说“端午安康”的,一是以讹传讹,将不靠谱的网络传闻奉为圭臬,并以此显示自己有文化;二是试图通过“造梗”“玩梗”的方式,在网络上实现对某些话语权的垄断。比如此前的“甜咸粽”“甜咸豆花”之争,其实是一小部分人想要将自己的观念凌驾于整个网络群体,从而引发网上的观点对立,自己则可以美滋滋“蹭热度”。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则沦为了对方收获关注和流量的工具。
端午节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不应拘泥于“安康”或“快乐”。人们既可以缅怀先贤“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也可以阖家欢乐“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还可以把臂同游“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在这个既寓意美好生活,又传承历史文化的日子里,不妨细细品味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回顾历史长河中的川流奔涌——执着于一端,反倒显得格局小了。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
为抵押房产还债 父亲两次找人冒充女儿办理贷款被提起公诉
2023-01-29假借“心理学实验”,让你体会转账给"男友"花钱的感受……
2023-01-29夫妻经营成人用品店卖假“壮阳药”被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023-01-29虚构明星演唱会项目诈骗2100余万元 文化传播公司老板获刑13年
2023-01-29【世界热闻】一男子以帮人追踪定位为饵骗取大学生1万余元
2023-01-29全球快资讯丨利用先进工具精准定位 “摸金校尉”大肆盗掘古墓
2023-01-29表面是帮办电话卡和申请设备 实际是为诈骗提供便利
2023-01-29【世界时快讯】定格温暖瞬间 汇聚检察力量
2023-01-29境外参与电信诈骗 回国落网接受审判
2023-01-29世界今热点:不远万里买玳瑁标本辟邪,这个案子检察官这样办
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