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白庙女子龙舟队:“龙女”也可以“扒龙船”!
铿锵的锣声、雨点似的鼓声……在清远市清城区白庙社区的北江河段上,两艘载满了人的长舟逐渐进入岸上行人的视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白庙社区地处飞来峡山,沿着北江而建,无数年依山傍水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疍家文化。曾亮超 摄
赶在前头的是一艘常见的龙舟,全长35米,舟前龙头和舟后龙尾惟妙惟肖。相比于竞技龙舟,这艘龙舟特点明显:身上插满“仪仗”与旗帜;船头鼓手转移到了舟尾,取而代之的是摇旗的旗手。
与常见的男子龙舟不同,女子队划的是一艘船头为“凤头”的“凤舟”。曾亮超 摄
位于龙舟后方,是一艘船头是“凤头”的“凤舟”。与前方的龙舟相比,凤舟长度、宽度均较小,船上插摆的旗帜等不如龙舟丰富;桨手也不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男子,而是体型相对单薄、平均年龄在40多岁的女性队员组成的白庙女子龙舟队。
白庙女子龙舟队员平均年龄40多岁,目前最年长的队员已经70多岁。曾亮超 摄
“一龙一凤,寓意龙凤呈祥。”轻轻一跃跳上岸头,虽然“龙舟探亲”花了不少时间、划了不短距离,李丽娟神色丝毫不见疲惫。今年57岁的她是白庙女子龙舟队的队长,也是桨手之一,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娟姐”。她介绍,白庙女子龙舟队建立至今不到10年,队员们大都是当地的中年妇女,平均年龄约为40多岁,目前队里最年长的队员已经70多岁。
为一迎接即将到来的龙船探亲,白庙女子龙舟队员顶着烈日在北江上训练。曾亮超 摄
白庙社区地处飞来峡山,沿着北江而建,无数年依山傍水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疍家文化,每位居民都是弄水的好手。“从小在村里耳濡目染,大家都会划几下龙舟。”社区居民梁均强跟记者介绍。
龙舟下水后,队员们划着龙舟来到北江对岸的大榕树下取青开光。曾亮超 摄
游龙途中,护航船员为女子龙舟队加油鼓劲。曾亮超 摄
龙舟沿江而上,两岸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放鞭炮迎接龙舟到来。曾亮超 摄
“白庙游龙”系列民俗活动,在去年入选广东第八批省级非遗名录,正是这座“江南水乡”自发形成的特色民俗活动,起源可上溯至清朝时期。活动在每年端午节前后进行,分起龙船、龙船下水取青开光、龙船探亲、端午节当天纪念屈原、龙船盛典庆、收龙等6步,每步都颇具“仪式感”。
“白庙游龙”系列民俗活动,2022年入选广东第八批省级非遗名录。曾亮超 摄
此时,正是李丽娟等人刚结束“龙船探亲”活动回来。
白庙女子龙舟队队长李丽娟认为,是传统与爱好共同促成了这支队伍成立。曾亮超 摄
“过去3年里没有划龙舟,这次每一位成员都很期待。刚划下来这一趟,每个人都很开心。”谈及“凤舟”上的白庙女子龙舟队,李丽娟认为,是传统与爱好共同促成了这支队伍成立。
一轮训练下来,李丽娟与队员们依旧精神饱满。曾亮超 摄
正如白庙社区其他村民,李丽娟对龙舟有着不一般的情结,这份情结也跟她的女性身份有关。李丽娟不无自豪的介绍,20多年前,白庙社区曾派出男子代表队与女子代表队,参与清远一项龙舟赛事。最终,女子代表队名次比男子要高,“虽然是不同组别,但也可以看出,我们白庙的女性桨手不比男性差的。”
在当地的传统习俗中,女性划龙舟鲜有先例。白庙女子龙舟队建立至今不到10年。曾亮超 摄
虽然白庙的女子龙舟实力不凡,但队伍的成立,还是在近10年前。“龙舟都是自己集资买的。” 李丽娟笑说。她介绍,目前队里总体上了年纪,希望未来能有白庙的新鲜血液加入,“疍家人都喜欢划龙船。我们是‘疍家妹’,从小在水上长大。如果怕水,不会游泳,就不能下去。”
“我们女孩子,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李丽娟说,在几十年前,白庙社区还有风俗规定,女性不能触摸龙舟,“其实,‘龙仔’可以扒(龙舟),‘龙女’也可以扒(龙船)啦。”
【采写】南方+记者 陈立楷
【摄影】南方+记者 曾亮超
【视频剪辑】梁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陈立楷;曾亮超;梁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环球聚焦:可制造性分析对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组装板的意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
为抵押房产还债 父亲两次找人冒充女儿办理贷款被提起公诉
2023-01-29假借“心理学实验”,让你体会转账给"男友"花钱的感受……
2023-01-29夫妻经营成人用品店卖假“壮阳药”被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023-01-29虚构明星演唱会项目诈骗2100余万元 文化传播公司老板获刑13年
2023-01-29【世界热闻】一男子以帮人追踪定位为饵骗取大学生1万余元
2023-01-29全球快资讯丨利用先进工具精准定位 “摸金校尉”大肆盗掘古墓
2023-01-29表面是帮办电话卡和申请设备 实际是为诈骗提供便利
2023-01-29【世界时快讯】定格温暖瞬间 汇聚检察力量
2023-01-29境外参与电信诈骗 回国落网接受审判
2023-01-29世界今热点:不远万里买玳瑁标本辟邪,这个案子检察官这样办
2023-01-29